“高升!兄弟好!
一個一呀 二郎擔山 三桃園呀
四季的財呀五魁首啊
六六的順呀 七竅梅呀
八啦啦 好酒(九) 你喝上 滿十滿載 ”
陜西人聽見這些詞,都是帶著味道充滿畫面感:桌面狼藉,到處都是菜水水,倒扣的一次性紙杯,高亢的劃拳聲,伴隨著臉紅脖子粗,一群圍觀地不斷喊 滿上滿上!一人手握酒瓶,趕緊滿上,輸家一飲而盡,吐著舌頭刺溜刺溜。
“酒哩!”來了!西鳳6年不一會就擺在了桌面上。
北有陜北內蒙,南有漢中四川,關中人喝白酒,酒量也介乎這兩地之間。喝酒,是紅白喜事里面的正事。誰家過事沒有劃拳聲,沒有白酒味,這事過的就不算洋貨,不成功。
小時逢年過節,爺爺招待人回拿出細長脖子的西鳳酒,與和客人小酌幾杯,一來有氣氛,二來也算熱情招待,畢竟西鳳酒也算陜西“五糧液”來對待。
西鳳這幾年不溫不火,幾乎走不出陜西,原因這里暫且不表,一葉知秋,以小見大,聊聊西安鄠邑區(原戶縣)的龍窩酒。
龍窩酒在戶縣幾乎無人不知、無人不曉,到底喝的人有多少,卻不可而知,起碼,我在酒店或者路邊餐館,罕見人喝。但是戶縣人總有一種情懷在里面,畢竟我生活這地方,還出這東西,這就夠了。
大約4月中旬,因公去西安市鄠邑區澇店鎮,就順便走訪龍窩酒生產地——龍窩村。對于具有人文色彩、和品賞價值的地方,人總是充滿興趣與期待。
農村人特點就是憨厚樸實,這在龍窩酒廠也體現的淋漓盡致。車輛即將到達龍窩村,車上人已經聞到不知是發酵的酒香還是室外晾曬酒糟的氣息,真是人未到,味已來。下車前行,在村長的指引下,來到期待已久的龍窩酒廠址大門前,如果不寫龍窩酒廠,來的人以為這建筑僅僅是農村一院普通院子,僅僅在墻上用紅色油漆豎著寫著繁體五個大字:
老龍窩酒廠
可能財力有限,或者廠負責人愿意把好鋼用在刀刃上,從北門正門進入后,面向來者有面影壁,用塑料噴繪貼上去,上書老龍窩酒。
進門右轉,三間返修后磚瓦房,正門上有一匾,上書:東龍西鳳。
啥意思?負責人說:“龍窩酒(費家燒坊)創建于清代光緒年間(1882年),距今有百余年歷史。早期在戶縣、周至、長安、興平一代頗有名聲。至民國時期,龍窩酒名揚關中,民間有“東龍西鳳”之美譽?!?/span>
俗話說群眾眼睛是雪量的,如屬實,那就是百姓的頒發的獎章——口碑。
進入操作間,并無發現制酒設備。廠子嘿嘿一笑,說看底下這是啥?定睛一看,大約20公分木板將三分之一地面整齊鋪滿,酒糟味從板子縫隙中不斷溢出。
“揭開讓領導看一哈!”工人三下五除二撬開木板,酒糟味道頓時增加數倍,略微沖鼻。揭開木板,打開塑料,地窖邊都是白色發霉物質,期間不時有白色蟲子鉆進鉆出,如果不時釀酒,不懂的人看了真的有點受不了這個視覺效果。
負責人介紹,老龍窩酒的釀制用曲為中溫曲,采用關中地區優質小麥、大麥、碗豆三種原料,工藝采用古法制曲,經人工踩坯,入室發酵而成。龍窩酒的釀造酒原料采用關中地區的優質高梁、玉米為原料,以稻糠皮為輔料。工藝過程包括潤糝、清蒸、加漿、攤涼、加曲、入窖、發酵及蒸餾等,其每一個環節都有著獨特的知識、經驗和操作準則。一百多年來,它的工藝技術主要靠費家傳人在傳承,經過一代代“酒把式”的不斷實踐,已經形成了一套獨特而完整的知識系統,是陜西關中古法釀酒的杰出代表。
這么說,龍窩酒也算“五糧液”。
負責人分別從釀造歷史、酒廠規模、農歷2月2龍抬頭祭奠酒神龍王民俗儀式等方面進行詳細介紹,還邀請參觀酒窖。
據稱,百余年來,龍窩酒作坊一直延續著祭拜龍王和酒神的傳統,這種習俗和其釀造技藝共同構成了古代釀酒文化完整的歷史面貌,具有很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。
進入酒窖,負責人很熱情介紹酒缸歷史,解釋為何用漿泥包裹缸身原因,還特意打開不同年份龍窩酒原漿讓來客品嘗。
雖然自己喝酒較少,不算專家,但是隨著年份增加,酒烈度逐漸減弱,甚至口感偏甜,回味綿長。
詢問甜味來源,師傅笑著說:“這也算秘方,就不多說了”他解釋道,龍窩酒釀造技藝在承傳古法中被歷代師傅總結為九句口決,即:“人得其誠、水得其甘、曲得其時、糧得其實、器得其潔、工得其細、拌得其準、火得其緩、酒得其真”。
因為時間緣故,這個村還有一家醋坊據說也不錯,時間原因不再贅述,有時間深度探訪,下回再表。